谈谈假说与学说
“摇”这个动作大家都不陌生,小孩子呀呀学语基本都会“摇拨浪鼓”,一块石头可以摇,一个手指头可以摇,一个肩膀可以摇……世界万物似乎都在摇,于是乎有人“摇”出了学问,在1905年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这个人叫爱因斯坦,他当时是瑞士伯尔尼专利局的一个小职员,他的这篇文章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
为什么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摇”,会被爱因斯坦“摇”出震惊世界的大学问来呢?原来看似平常的摇里隐藏着深奥的道理。
我们居住的地球天天在自转和公转,这是不是“摇”?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地球自转一圈就是一天,公转一圈就是一年,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面对太阳这面是白天算一天的话,背着太阳那面就是黑天,也应该是一天,加上自转一圈的时间也是一天,如此说来围绕着太阳转一圈,就应该是两天了,按照此逻辑推算,一年365天应该是730天了,这显然是讲不通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悖论,是因为人站在地球上跟着地球一起“摇”!
人们往往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所谓事实,但眼睛看到的却不一定是正确的,因为宇宙中没有绝对的静止,任何物质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处在运动之中,由于人们跟随地球“摇”,所以人是相对静止的;而太阳并没有跟着地球“摇”,它是相对运动的,人看不到自己跟着地球“摇”,却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于是就误认为是太阳绕着地球转,不是地球“摇”,而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这是托勒密的地心说的基石,正是在这种错误观察的基础上,地心说成为了古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宇宙学说。
地心说是古埃及人提出的,他们观察到,北极星永远在北方,而天空中的其他星星每天都是东升西落,好像都在围着北极星转,他们认为群星包括太阳都是围着北极星周围转动的,后来,古希腊人把这套理论继承过来,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圆球,而地球处在宇宙的中心,所有的天体包括太阳也都是围着地球转的,这就是所谓的地心说。
随着地心说的广泛传播,人们发现了许多新的天文现象用这一理论无法解释,这就催生了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而是地球和其他行星一起绕着太阳转,这样一些用托勒密的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季节的变化,地球轴心与轨道平面有一个倾角,所以在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会有四季变化,而地心说则认为季节变化是因为太阳轨道的远近所致,显然不符合实际。
日心说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也产生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地球是在围着太阳转,为什么观测不到恒星的视差呢?视差是指地球在其固定轨道上的不同位置观测到临近天体的位置差异,哥白尼解释说可能是恒性距离地球太远的缘故,但即使到了赫歇尔发现的天王星,也没有发现明显的恒星视差,直到1838年,贝塞尔才第一次测量出半人马座alpha星的视差为0.31弧秒,从而最终证明地球确实是绕太阳运行的。
至此,关于宇宙本源的地心说与日心说的争论尘埃落定,但是人类对真理的探索却永远不会止步,在探索的道路上,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有物理的思辨,也有数学的推理;有严密的论证,也有奇思妙想,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严密还是荒诞,这些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即使是那些看似荒诞的观点,只要是认真思考出来的,就有认真的价值,例如大陆飘移学说的提出,就是源于魏格纳偶然之间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的巴西海岸线惊人地吻合在一起,这种看似荒诞的想法最终成就了一门全新的学科——板块构造理论。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天圆地方到宇宙无垠,从君权神授到天赋人权……人类的观念经历了巨大的变迁,观念的每一次飞跃都伴随着一场社会的变革,哥白尼死后半个世纪,他的追随者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活活烧死,再隔半个世纪后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真理的光辉终究是遮不住的,先驱者的血不会白流,正是他们的鲜血唤醒了无数沉睡的灵魂,让更多的先驱者为了真理前赴后继,也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思考的队伍中来。
如果说学说是一幢摩天大楼的话,假说就是奠基之时的那片地基,假说的基本特征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大胆就是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桎梏,勇于挑战旧有权威;大胆就是要敢于异想天开,不怕成为急功近利的小丑,小心求证就是如履薄冰,不敢越雷池一步;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以实践为标准;就是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更不是扣帽子、打棍子,将对方一棍子打死。
假说的生命力来源于实践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离开了应用,假说就成了无根之花;脱离了应用,学说就成了无源之水,假说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展现其生命力,学说只有在反复推敲中才能焕发活力,离开应用的创新和求证无异于缘木求鱼,沙滩建塔,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我把这种伦理基础叫做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正视生命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假说与学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之间的界限有时并不是那么大,今天看来是离经叛道的谬误,明天可能就是习以为常的定理;今天看来是痴人说梦的假说,明天就是振聋发聩的学说,无论是波粒二象性还是莫乌比斯环;无论是薛定谔的猫还是施罗德伯格的虫……这些曾经的奇葩如今都变成了习以为常的风景。
本文来自作者[墨飞华]投稿,不代表臻货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enhuowang.com/kepu/202501-141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臻货网的签约作者“墨飞华”!
希望本篇文章《假说与学说的区别和联系 假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篇文章概览:谈谈假说与学说“摇”这个动作大家都不陌生,小孩子呀呀学语基本都会“摇拨浪鼓”,一块石头可以摇,一个手指头可以摇,一个肩膀可以摇……世界万物似乎都在摇,于是乎有人“摇”出了学问,...